笔者服务企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客户方员工提出的问题,企业文化是自然形成的,为什么需要人为去建设?对老板请第三方咨询公司来建设,感觉是企业老板被咨询公司洗脑,或者是老板作秀。 对于这个问题回答,我们面对员工必须客观给出的答案,首先必须承认只要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也就是说企业文化的确是企业长期经营活动中形成组织思维与行为习惯。真正的企业文化绝对不是依靠企业文化建设者去建设的。 接着我们又告诉员工,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分为自然形成的文化及着力塑造的企业文化: 自然形成的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在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自发形成、员工之间约定俗成的文化,自然形成的企业文化,有好的一面,也有需要改善的一面,比如企业大了,就有可能产生官僚主义文化,对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非常不利。 与此同时,企业自然形成的企业文化,由于没有经过系统思考与梳理,企业也没有明确判断标准,可能导致企业各种价值观甚至相互矛盾的价值观同时存在,结果自然形成不了主流文化,这种企业文化我们认为是弱势文化,具体表现为一个企业没有典型的可以指导员工各项行为的理念,企业的文化现象大多来自于社会文化。特点不鲜明,主题不突出,导致社会文化的影响力超过企业文化的影响力,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都受社会文化的影响。 弱势的企业文化,企业组织化度一般相对偏低,因为企业缺少一种主流文化,导致企业“统一目标、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格局很难形成,企业在面临利益矛盾或生存矛盾时候,企业很难形成合力,具体表现为组织内沟通成本较高等。 着力塑造的文化,指的是企业家根据需要提出来并努力塑造或经过改造而形成的文化,比如企业家大力建立适应市场和竞争要求的企业文化,从而给企业的经营业绩施加正面的影响。这就是在同地区的外企却很少受我国一些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进行这种比较,我们就不难看出强势文化的作用所在,正是由于外国企业的企业本身的强势文化作用,所以才使得他们没有受到过多社会文化的影响,而用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理念强有力地支撑他们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活动。 笔者在服务过程中,员工都有不同程度的困惑,为此笔者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进行公开回答: 举例:某员工观点:润物细无声,不要搞成动静很大的文化项目,假如我们的干部都能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深入一线,了解下情;不搞任人唯亲,不搞山头;多考虑企业的利益,员工的利益,这样形成的企业文化将具有极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小编观点: 关于“领导带头示范”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把领导行为表率就理解成企业文化,是片面的,文化是最高的管理理论,是系统工程。同时,对于“文化形成”机制分为自发形成与加工提念形成,自发形成的文化可能也包含过时的或损害公司绩效的文化,所以国内外很多知名企业设置了企业文化管理部,把企业文化管理长效化。 通过人为企业文化建设,主要目的要把企业文化显性化、系统化、逻辑化、规范化,通过提炼企业优秀的文化因子,修正部分不合适的文化因子,引进部分标杆企业的文化因子,做到传承、扬弃、创新并举。与此同时,从文化审计的视角,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组织行为方式与企业文化相抵触的部分进行纠偏,确保与文化的匹配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