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员工观点:企业文化是体现公司管理者的意愿,企业文化和老板文化息息相关,老板希望企业怎样,就会推动怎样文化,企业文化针对一般从业者来说只是被动接受,你认同就留下来一起干,不认同就趁早走人。作为普通从业人员,要的只是一份合理的薪酬,一个公平的发展机会,一个凭能力晋升的前途。 顾问纠偏:这个观点很鲜明,有合理的一面,甚至也比较符合实际,也迎合当前流行观点,顾问认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老板的文化”更加合理一些。 “企业文化就是老板的文化”,这句话是在十年前开始流行,当时中国企业基本都属于中小企业,老板说了算的文化也就不足为怪。但今天的企业要冲击全国乃至世界品牌。因此企业文化必须是开放包容的,需要全员智慧基因。 企业文化主要来源包括:传承的文化:主要是指创业者沉淀的企业精神;扬弃的文化:与企业发展趋势不符合的文化;创新的文化:借鉴标杆企业的理念。 企业文化需求调查报告演示企业文化建设为了谁的需要?这个问题是企业文化建设者首先要考虑的。因此,顾问项目组针对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需求抽样调查。针对A企业文化建设需求问题,共收集书面建议115项,面对面访谈过程中反馈40项,同时也查阅公司领导班子相关发言稿中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阐述。项目组秉承“上接仙气、下接地气”工作理念,通过系统化梳理,特别是一线员工碎片化的智慧经过集中加工形成全员智慧,这对企业文化建设获得更多员工的认可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我们愿意做一根线,员工是一粒粒珍珠,我们发现珍珠并把这些珍珠串起来,形成一个项链”,这就是顾问项目顾问所应当承担的角色。 因此,企业文化建设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针对员工建议分别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下面就客户部分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需求的观点进行引用: 员工1:要务实简单,干部带头示范 企业文化不是墙上文化,仅用于装饰作用。真正的企业文化会深入每个员工的骨髓,能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使之作为企业的一员而极具荣誉感。 企业文化决不是五言七言的排比句,从一点一滴的日常小事中体现出来的。实实在在的,让所有人能看见,能评判,能学习的事实。 企业文化是管理者作为表率,员工从管理者身上感到钦佩、感到敬畏;愿意跟随企业的发展,愿意同甘共苦,这才是我们需要的企业文化。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高起点塑造企业的强势文化,通过各级领导带头示范,员工模仿跟进,形成统一的组织目标、统一的组织思想、统一的组织行动,最终形成高效合作、物质改善、精神愉悦的一股文化正能量。 员工2、基于客户与员工的文化 我们是服务型企业,B2C是我们的业务本质。因此企业的源动力与核心竞争力在于“客户”,客户又包括内部客户(员工)与外部客户(消费者)。 希望项目组在开展具体工作中能倾听“客户”的心声,提高员工参与度,融入度,群策群力,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抱怨、失落、不惑与期待往往就是企业的未来。 员工3、处理好企业文化共性与业态个性 公司点多面广、各类子公司业态和现状差距较大。企业文化要形成共鸣难度较大。如何整体考虑标杆企业和相对落后业务企业的关系、合资企业和全资企业、上海企业与户外企业的企业文化需求可能会是一个困难点。 对于企业文化的提炼,公司领导和子公司领导的理解会有差距、子公司领导和员工的理解会有差距、总部人员和子公司人员的理解会有差距、不同用工性质人员的理解肯定会有差距。如何在项目过程中即充分考虑到这些差距,同时能够顺利提炼出文化精髓也是有难度的。 员工4、处理好新老员工文化需求差异 一类是一线基层员工。他们是公司发展的基石,公司的形象是靠这些直接面对客户的一线员工所展示的,公司给到他们的感受、工作的环境氛围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对于岗位的热爱程度与对待客户的态度,因此,或许他们无法提供精炼的对于企业文化的总结,但通过他们可以了解到他们希望在怎样一种氛围的公司里工作。 另一类是公司的中层干部,如总部部门总监、子公司的领导等,特别是后者,他们大多已经在销售公司工作多年,对于公司过往的发展与个人发展肯定会有很多的感悟与理解,他们肯定也会看到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了解他们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期望与他们所认为公司所应具有的文化,会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一定帮助。 |